——习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们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无法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学技术人才专项、科学技术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
全球首台20MW级蒸发冷却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MWh全钒液流电池共享储能电站正式投产
大连化物所“石脑油二氧化碳耦合制芳烃”和“甲醇石脑油耦合制芳烃”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汇报了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相关工作进展,中国科学院主办的部分期刊、部分出版企业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了科技期刊建设和出版情况、重点工作考虑及意见建议。与会人员围绕促进国内期刊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自主评价体系建设、集群化发展与市场化办刊、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侯建国指出,习关于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充分认识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传承建设科技期刊的历史传统,厚植学术积淀,主动对标国家需求,积极地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侯建国对中国科学院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吸引一流稿源,积极探索创新举措,鼓励支持更多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期刊发表,积极地推进科技期刊建设国际化进程。二是打造一流人才团队,坚持培育与引进并举,拓宽高素质期刊专业人才来源,加强科技期刊从业人员配备,完善相关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三是建强一流出版平台,推进院内出版平台协同发展,汇聚更多高质量期刊,综合提升办刊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四是健全一流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办刊的有效模式,防范化解有几率存在的风险隐患,充分把握新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打造期刊出版新模式新业态。
中国科学院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主办的部分数字化平台代表和相关的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2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推进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党组成员丁赤飚主持会议。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汇报了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相关工作进展,中国科学院主办的部分期刊、部分出版企业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了科技期刊建设和出版情况、重点工作考虑及意见建议。与会人员围绕促进国内期刊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自主评价体系建设、集群化发展与市场化办刊、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侯建国指出,习关于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充分认识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传承建设科技期刊的历史传统,厚植学术积淀,主动对标国家需求,积极地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侯建国对中国科学院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吸引一流稿源,积极探索创新举措,鼓励支持更多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期刊发表,积极地推进科技期刊建设国际化进程。二是打造一流人才团队,坚持培育与引进并举,拓宽高素质期刊专业人才来源,加强科技期刊从业人员配备,完善相关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三是建强一流出版平台,推进院内出版平台协同发展,汇聚更多高质量期刊,综合提升办刊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四是健全一流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办刊的有效模式,防范化解有几率存在的风险隐患,充分把握新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打造期刊出版新模式新业态。中国科学院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主办的部分数字化平台代表和相关的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