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等教育领域政策动态、高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热点、高等教育行业资讯以及活动等信息汇编而成,
01、“2025年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发布暨预印本平台建设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25年4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2025年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发布暨预印本平台建设论坛”,聚焦学术期刊发展与预印本平台建设。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对外发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该平台包含国内首个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和预印本平台,旨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强调,“学术世界”平台将提高学术研究“精度”、提升学术传播“速度”、激发学术交流“热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指出,预印本平台对科研成果快速发布和高效交流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赵川东表示,要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此外,论坛发布了《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研究报告(2024年度)》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机构(2024版)》等学术评价成果,并举行了多个预印本子平台的合作共建协议签署仪式。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对低空飞行研发技术、设备制造等“硬支撑”,和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为更快响应国家战略,教育部首次建立了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对于中央最新部署、高度关注的战略领域,开辟有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绿色通道”。瞄准低空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需要,突破集中申报限制,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此外,基于原有学科专业,众多高校也为低空经济产业链储备人才,航空航天类专业是关键。面对新产业风口,高校既是“试点”也是“考点”,期待实现共赢。
4月21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4周年之际,举行教育学院成立仪式,同时撤销清华教育研究院建制。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等众多人士出席,仪式由过勇主持,同期还举行教育强国建设重大关系问题学术研讨会。邱勇称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清华成立教育学院是应教育强国建设之需。朱之文指出这是落实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管培俊表示成立学院恰逢其时。清华格外的重视教育学科发展,历史上就有相关学系,改革开放后慢慢地增加建设,形成特色学科布局与教育方法的理念,近年来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4月28日,合肥工业大学杰出校友、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通过阳光电源公益基金会,向合肥工业大学捐赠人民币1亿元,旨在支持学科建设和人才教育培训,助力母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是该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个人捐赠。
曹仁贤始终关注母校教育事业,设立奖学金资助学生,并长期支持产学研合作。合肥工业大学与阳光电源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在新能源发电及并网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新能源电源企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捐赠签约仪式上,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于祥成对曹仁贤的捐赠表示感谢,并希望全体师生、校友以他为榜样,弘扬校训精神,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曹仁贤的捐赠不仅体现了他对母校深厚的情感,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合肥工大力量”。
为深入贯彻习相关思想,赓续优良传统,践行使命,中国人民大学和平与发展学院、极地与深海战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众多领导、专家出席,郑新业主持启动仪式,张东刚等揭牌。和平与发展学院将围绕国家主权等打造军事软科学高地等,为强国建设等提供智力支持。极地与深海战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依托前者设立,为相关战略和全球治理提供决策支撑。张东刚等领导专家发言肯定其意义。学院研究团队发布报告,指出蓝色经济特点、提出建议。随后众人围绕相关问题交流研讨,人大将传承红色基因,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4月25日,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暨新时代区域国别研究高水平发展学术论坛在该校长安校区举行。该研究院的成立是学校立足新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学科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陕西师范大学在“三海两亚”(里海、黑海、波罗的海、中亚、西亚)研究上已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构建起立体化研究网络。
研究院旨在打造学科交叉育人新范式,推动构建中国话语和研究体系,加强多维联动保障,将其建设成战略性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文明互鉴的交流平台及具有“陕师风格、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创新高地。与会领导和专家代表共同揭牌,标志着学校区域国别研究迈入发展新阶段。
学术论坛上,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区域国别研究高水平发展”展开探讨,强调需整合多学科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研究范式,加强智库合作,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期望陕师大在该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4月22日,北京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行了“北京大学-华为图灵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捐赠仪式。华为捐资支持北京大学图灵班及图灵研究生计划,旨在助力计算机和AI领域的拔尖人才教育培训。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强调,此次合作将拓展学生视野,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并期待双方一同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才教育培训新模式。华为中央软件院总裁谢桂磊表示,华为致力于打造开放创新的科研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捐资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共同应对未来科技挑战。
北大计算机学院院长胡振江介绍了图灵人才教育培训计划的建设成效,该计划由三位图灵奖获得者领衔指导,自2017年创立以来,在计算机学科拔尖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期待与华为在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此次合作标志着北京大学与华为在人才教育培训领域的携手共进,将一同推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4月26日,首届交叉学科设计学长江峰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会上正式揭牌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校长尤政院士指出,设计学院的成立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影响,旨在探索设计人才教育培训新路径,推动交叉学科和设计学的未来发展,增强国家文化实力。设计学院院长蔡新元教授表示,学院将主动布局H型设计学拔尖人才教育培训框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设计学院。为助推学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学校聘请了24位来自知名高校及领军企业的专家教授担任学科发展顾问。峰会设置了主论坛和两大分论坛,围绕新一代交叉学科设计学、人工智能设计前沿及新一代设计教育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4月16日,北京邮电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行了“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双方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深化在ICT领域的合作,推动科研协同攻关和人才联合培养。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黄善国感谢华为一直以来的支持,并表示期待通过孵化中心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和创新资源对接,为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战略贡献力量。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表示,双方已在多个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和人才培养很明显的成效,期待依托孵化中心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创新和科教融汇,培育复合型领军人才。此次合作标志着北京邮电大学与华为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将为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4月26日,北京大学科学智能学院在深圳正式成立。该学院是北京大学面向智能时代的前瞻性布局,旨在构建AI与基础科学深层次地融合的创新生态,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学院采用“AI+Science”双导师制,由多位院士领衔,成员涵盖AI算法领域专家及多领域顶尖学者。科学智能学院将立足深圳,依托北京大学科研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资源,深化与重点产业战略合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上,学院推出贯通式一体化培养模式,打破学段壁垒,并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科研训练”四位一体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理论+跨学科应用”双核驱动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4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举行人工智能医院成立仪式。该校人工智能医院(Tsinghua AI Agent Hospital)将分阶段建设,初期依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及互联网医院试运行,以全科医学科和眼科、放射诊断科、呼吸科等为试点。未来,医院将构建“AI+医疗+教育+科研”生态闭环,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扩容与均衡布局,提高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并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短缺问题。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表示,成立人工智能医院是学校发挥理工科优势赋能医学发展的新举措。医学院院长黄天荫指出,人工智能医院旨在打破“传统医院+AI”模式,从设计底层融入AI智能体功能,长远计划实体化运行,推动医疗模式颠覆式变革,并作为医学教育和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
4月25日,山东大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山东曲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人才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展开紧密合作。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表示,此次合作将为山东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增添动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齐竹泉强调,双方在科学研究、社科人文、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将结出硕果,并希望构建央媒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典范。合作内容有联合设立科学技术研发专项,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支撑性研究,推出社科人文领域合作项目,以及在高层次智库建设和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体系建设。
2025年4月19日下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第二届非全专硕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在岭南学院MBA中心702讲学厅举办,由余雅丽老师主持。陈斯维副教授、袁园老师等众多嘉宾莅临。大会在齐唱校歌、院歌中开幕,陈斯维副教授致辞祝贺新学联成立,期待其在新生入学导向活动及后续发挥作用。周业茂学长发言表达校友总会与学联的紧密关系,期望学联再创佳绩。程虎学长等回顾第一届学联工作,寄语第二届承前启后。之后,第二届学联团队展示架构、分工与规划。最后,团队接过聘书,将在专硕教育中心领导下,各部门协作延续精彩。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上海交通大学按照有关要求,持续优化本科专业设置,今年获批增设2个本科专业: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与人居设计。
此外,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发布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项目名单,上海交大新增8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截至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共推出24个双学士学位项目,这些项目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紧密依托学校强势学科,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学科领域涵盖理工、经理、经工、法经、医管、文法、文管等多个方向。旨在为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提供高挑战度的成长路径,以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展望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将继续秉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学原则,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确保人才教育培训质量,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
4月18日至19日,邵阳学院第五届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校党委书记宁立伟、校长张平等校领导及200余位代表参会,聚焦推动学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张平作工作报告,分析学校当前形势,指出2025年是学校关键时期。报告部署当年6个方面主要工作,包括聚焦党建、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人才教育培训等。宁立伟总结讲线年任务重、意义大,要聚焦重点,把更名申硕作为第一个任务等。据悉,2023年10月,邵阳学院更名事项已公示。前期,省教育厅已组织专家组对邵阳学院更名事项做了现场考察评议,省政府已具函教育部,商请教育部安排专家组对邵阳学院更名事项开展现场考察评议。
北京时间4月2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两项重要科研成果。徐浩新教授团队揭示了溶酶体氢离子泄露途径的分子基础SLC7A11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关键作用。该团队发表的论文详细阐述了SLC7A11作为非经典氢离子转运体的功能,以及其在溶酶体和细胞功能调控中的机制。同时,胡海岚教授团队的研究则揭示了压力应激下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时序激活导致抑郁症的机制。他们的研究展示了不同细胞类群在情绪编码中的协同作用,从分子、细胞和神经环路水平解释了压力导致抑郁的原因。浙江大学医学院近期在《细胞》《自然》《柳叶刀》等顶刊连续发表多项突破性成果,彰显了学院在复发难治性肝癌、冠心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等临床疾病机制研究及大脑情绪反应动态机制等领域的硬核实力。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现任领导”页面更新,周丛照已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建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毓明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周丛照(Zhou Congzhao),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
邓建松(Deng Jian Song),男,汉族,山东荣成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汪毓明(Wang Yuming),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公开资料显示,石中英于1967年2月出生,安徽寿县人。1997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85年参加工作。他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和教育学部部长等职。2018年8月调入清华大学,后任清华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院长。
4月22日,四川轻化工大学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宣布省委、省政府关于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的任免决定:曾英任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庹先国不再担任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职务。
曾英,女,汉族,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4月23日,教育部党组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赵志丹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孙友宏不再担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青森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人事司有关负责出席会议。
赵志丹,1968年6月出生,研究生,理学博士,党员,教授。曾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
据河海大学官微4月16日消息,徐卫亚教授收到欧洲科学院来信,祝贺其被增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非欧盟)院士。徐卫亚教授现任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等职,拥有丰富履历,兼任多个重要职务。他长期从事水工岩石力学等学科理论创新,在多领域取得重要学术成就,参与多项重大水电工程研究与实践。其成果丰硕,出版专著15部,获多项专利、软件著作权,发表大量论文且引用次数多,获多项科技奖励,培养众多人才。欧洲科学院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是重要学术机构,院士候选人经提名推荐和严格评审后获称号。
澎湃新闻获悉,此前担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的诸葛燕喃,已任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
诸葛燕喃,女,汉族,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党员,她早前还曾任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等职。
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官网消息,4月18日下午,海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湖一行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深入基层党支部调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陈锐,党委副书记、校长吕治国,党委副书记符成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丽菲参加调研。
吕治国,男,汉族,1977年12月出生,四川蓬安人,党员,2001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11月加入中国,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副研究员。
近日,国务院学位办复函国家民委,支持新增中国人民大学等15所高校自主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这是继2024年5月8日中央民族大学获批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试点后,设立的第二批试点,初步形成“1+15”格局,实现了该学科在区域、类型和研究方向上的整体布局。
第二批自主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的15所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会同教育部考虑高校类型、地域分布、优势学科等因素,确定以上高水平大学、地方代表性高校、民族院校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
4月19日至20日,第780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空天动力结构服役安全科学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等5位院士担任执行主席,18位院士、10余所高校及20余所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专家等参会。张立群致辞称空天动力技术重要,西安交大在多方面有成绩且正推进相关基地建设,未来将深化科学技术创新。李应红介绍会议情况并作评述报告,多位专家也作相关报告。参加会议的专家深入研讨,梳理重大科学问题,明确关键技术瓶颈及突破方向。香山科学会议创办于1993年,致力于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国家重大科学计划的设立、基础研究发展的策略和规划的编制等搭建了研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