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一代伟人唯一一次为北京日报和晚报两写报头;毛主席:不成再写

来源:乐鱼网官方网    发布时间:2025-08-02 22:52:48

  2023年3月15日,《北京晚报》迎来了创刊65周年的纪念日,这不仅是这份报纸的光辉历程,也是它与北京市民生活紧密联系的象征。主席在1964年亲自为《北京晚报》题写了报头,成为了他一生唯一一次为同一座城市的两份报纸亲题。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标志着这份报纸的重要性,直至今天,它依旧是北京文化和历史的见证者之一。

  晚报作为一种以傍晚时间出版的城市综合性报纸,通常覆盖的是从前一天上午到当天上午的新闻。在全世界内,许多大城市都有以城市名称命名的晚报,成为了当时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晚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特别是在1616年,德国法兰克福市出版了《法兰克福晚报》,被认为是晚报的雏形。18世纪30年代,美国波士顿出现了颇受欢迎的《晚邮报》,而费城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更因1776年7月6日首次刊登独立宣言而闻名于世。进入19世纪和20世纪,晚报在世界各地普遍出版,并且获得了慢慢的变多读者的青睐。在意大利米兰出版的《晚邮报》,成为了当时最畅销的报纸之一,而1941年创刊的《法兰西晚报》也成为法国最大销量的报纸。

  中文晚报的历史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大约在1865年,香港的《船头货价纸》改名为《中外新报》,被认为是第一份中文晚报。新中国成立后,晚报的创办经历了两次热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随着《羊城晚报》《北京晚报》《天津晚报》等一批报纸的创刊,全国范围内共有13家晚报。第二次热潮则出现在80年代初,1988年11月,全国晚报的数量已达到40家,其中《新民晚报》和《羊城晚报》在发行量上遥遥领先,超过了160万份。

  晚报一般在下午两点左右出版,报道的内容从前一天上午到当天上午的新闻。由于时间的限制,晚报的时效性通常会略低于早报。然而,晚报凭借它对本地新闻的及时报道,尤其是对市民生活的关注和服务,逐渐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北京市的晚报数量最多时超过了120种,而《北京晚报》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不单单是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平台,更注重市民关心的新闻报道。晚报的内容涵盖社会新闻、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尤其注重为市民提供生活上的信息和娱乐,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北京晚报》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还因为它的报头——亲笔题写的“北京晚报”四个字,成为这份报纸不可忽视的文化符号。1964年,亲自为《北京晚报》题写报头,并在书信中附言,指出“北京日报报头不好,应重换过”。毛主席不仅对《北京日报》报头做修改,还同时为《北京晚报》题写了新的报头。这两次报头的题写,不仅体现了毛主席对这两份报纸的重视,更为《北京晚报》赋予了深厚的历史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晚报》曾多次得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与支持,许多著名人物如朱德、董必武、林伯渠等都为报纸撰写过稿件。尤其是在1964年亲笔题写报头后,这份晚报成为了与市民生活紧密关联的重要信息源,它不仅反映了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还成为了社会变革中的见证者之一。

  《北京晚报》不单单是报纸,它更像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载体之一,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情感,深深植根于北京市民的心中。

  早在20世纪初,北京的报纸事业就开始慢慢地发展。1901年,北京就出现了《北京新闻汇报》;1910年,又有了《正宗爱国报》;到了1926年,北京的《民生日报》逐渐吸引了大量读者。1937年,《北平晨报》开始问世,为战时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帮助。随着解放的推进,1946年,北京迎来了《北平时报》和《北平日报》的创刊。1949年,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人民日报》作为中央党报也郑重进入了这座城市。

  1951年,《北京晚报》试版开始推出,尽管仅仅发行了40多期,但它仍然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5年,《北京晚报》终于正式创刊,并且在之后的几年中,逐渐发展成为北京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北京晚报》和《北京日报》,都由主席亲自题写了报头,体现了这两份报纸在北京历史中的特殊地位。

  这些历史片段,见证了《北京晚报》如何从一个简单的报纸,成长为代表北京这座城市精神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